登录
| 注册
    林草网群 | | 使用指南  

首页 > 公共新闻 > 评论 > 正文
[字号:][评论][]

语文阅读理解标准答案听谁的?

媒体:燕赵都市报  作者:燕赵都市报
专业号:日月峡评论 2019/1/22 13:20:50

卞广春

“一切‘祸害’都非我的本意,向苏州全体高二学子致歉。”湖南株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王亚在朋友圈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。原来,在刚结束的苏州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,有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摘选自王亚的散文《清明》,有学生考后通过微博直接联系上了王亚并请她作答,没想到标准答案出来后,20分的题目,王亚也仅能拿6分。王亚直言这很正常,写文章和做题不一样。(1月20日《潇湘晨报》)

在语文考试中,一道20分的阅读理解题有着不可忽视的分量。可是对这道题,作者作答仅仅能拿6分,与标准答案差异很大,真让人不知所措。那么,问题来了:学生阅读理解,是该听文章作者的,还是听标准答案的?又该如何理解“阅读理解”把学生引导到与作者内心不一致的方向去呢?

阅读理解题让作者答,作者得不到满分,不是孤例。知名作家周国平曾专门出了一本书《试卷中的周国平:对标准答案说不》,叫板语文阅读理解题。有一回,他自己做题,按照标准答案只能得69分,比有的学生还低。《中国青年报》也曾刊登《我是作者,却答不准文章的“作者原意”》的短评,称12分的题目他只能拿到6分。

文章作者答题不符合标准答案,标准答案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,谁是谁非?对此,散文《清明》的作者王亚直言“这很正常,写文章和做题不一样”,无疑带给人们又一个疑虑:难道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图,还有作者都想不到或回答不了的?

诚然,由于时代、阅历、处境、文学素养等不同,文章作者与读者很有可能想不到一起。这其实就是“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的原因。可是,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题的标准答案,如果与文章作者的意图不同,标准答案比作者本人具有绝对的解释权,将会把唯一的“哈姆雷特”强加到所有学生头上,让学生绝对认同这唯一的“阅读理解”——这样的标准答案,乃至这样刻板的语文教学,就有问题了。

中国语文博大精深,不仅文字、句子难倒了许多“老外”,也让中国学生困惑。现实语文教学中,不少师生都认同“自圆其说”,可标准答案却否定各自见解。语文教学完全服从于考试,以标准答案的形式,使学生接受评分结果,而当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与标准答案产生歧义,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深入分析其写作的背景与表达的特点,而是努力猜度出题教师设计“标准答案”时会涉及哪几点——这样固化所有学生的思想和文学素养,狭隘理解文章的做法,对语文学习和文化吸收都是一种伤害。

语文教学,应尊重文章作者,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个性、处境和写作时代,去理解内容;同时,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生发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,形成“作者-读者”既同又异的读写互动体验。

语文教学,涉及文学鉴赏、阅读理解,应当鼓励“自说自话”,充分激发学生的理解力,而不是让学生为了考试分数,屈从于标准答案,屈从于教师的思维。即使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,也要倡导个性,包容“作者这样写”,学生却“这样想”。语文考试则要回避争议,不让学生在标准答案中被“坑”,要让学生自圆其说,甚至追求个性独特的答案,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,使我国文化和文学更丰富多彩。

阅读 1114
我也说两句
E-File帐号:用户名: 密码: [注册]
评论:(内容不能超过500字。)

*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!
版权声明:
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
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
  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  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
  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
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