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| 注册
    林草网群 | | 使用指南  

首页 > 公共新闻 > 文化新闻 > 正文
[字号:][评论][]

北京城的中轴线

媒体:光明日报  作者:王彬
专业号:日月峡文化 2018/1/19 9:59:22

作者:王彬(鲁迅文学院研究员)

2017年9月1日,本版曾发表《井田制与北京城》,介绍北京城布局的源起、历史与变迁。现在本文作者王彬又写成此姊妹篇《北京城的中轴线》,介绍在北京城布局中居于核心位置的中轴线的建筑与人文内涵,并在其今昔对比中,提出了他的设想。

北京城的中轴线

元大都布局复原图资料图片

北京城的中轴线举世闻名。

何谓中轴线?通俗而言,是指在建筑群中可以统领全局的中心线。在世界各国,我国对中轴线最为重视也最为强调。因此元世祖忽必烈在营建大都时首先选择中轴线的基点。元人熊梦祥在《析津志》中这样记述:

世皇帝建都之时,问于刘太保秉忠,定大内方向。秉忠以丽正门外第三座桥南一树为向以对。上制可。遂封为独树将军,赐以金牌。每元会、圣节及元宵三夕,于树身悬挂诸色花灯,高低照耀,远望若火龙。

世皇帝,即元世祖忽必烈。刘太保秉忠,即刘秉忠,是元大都的设计者。丽正门是大都南部正中的城门,与今之正阳门相对,位于长安街南侧。丽正门外的一株大树,被刘秉忠选为大内中轴线的基点。大内与大都的中轴线相重合,换言之,大内与大都是一条中轴线,选择大内中轴线基点就是选择大都中轴线的基点。根据历史记载,忽必烈营建大都的起始时间是至元四年,即公元1267年,距离今天已经751年了。那株大树如果依然健在,它的树龄应该高于750年,如果被指定为中轴线基点时它的树龄是五十岁,那么,这株大树的年龄今年应该八百岁,遗憾的是不知道是什么树种,但显然应该是一株高耸的巨树。

因为被选定做大内的基准点,这株大树被敕以金牌,封为“独树将军”,每逢元旦皇帝朝会群臣、皇帝生日与元宵佳节,在这三天的夜晚,都要把五颜六色的花灯悬挂在这株大树上,远远望去,高低错落宛如闪烁亮丽的火龙。

北京城的中轴线

明清北京城布局图资料图片

这株大树的北侧是丽正门。丽正门是大都南边正中的城门,是大都中轴线的南端。由此向北延伸,至灵星门,这是进入皇城的第一座门。灵星门北侧的崇天门,是宫城的第一道门。再北是大明门,这是前朝的第一座门。再北的延春门,是后寝的第一道门。再北是厚载门。此门是宫城最北的一座城门。最后,是厚载红门,是皇城北部的门。由此出皇城,向北穿过万宁桥,至中心台,中心台方圆一亩,缭以围墙,是大都的中心点。

从丽正门到中心台是大都的中轴线。中心台位于今之鼓楼的西侧,在今之鼓楼的位置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地标性建筑。如果认定中心台是大都北部中轴线的端点,那么这条中轴线是向西偏离的。

大德九年(1305),元成宗奇渥温铁穆耳,修建大天寿万宁寺,在寺内构建中心阁,成宗去世以后,中心阁成为供奉其遗像的神御殿。中心阁在今天鼓楼的位置上。

按理说,从丽正门向北延伸的中轴线应该与地球经线相重合,应该是正南正北。但通过测绘发现,这条中轴线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逐渐向西偏移,为什么会是这样?主持兴建大都的刘秉忠采用天文测量方位,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是难以想象的。后来,经测绘专家考证,如果将中轴线从大都继续向北延伸,则可以抵达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。大都与上都是在同一条中轴线上,大都居南,上都坐北,偏西方向的中轴线绝对不是测量失误,很可能是有意为之。

北京城的中轴线

当今的北京中轴线资料图片

在我国,历史上的城市规划,与井田制密切相关。

这种土地制度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,发展到西周便成为定制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记载:

方里而井,井九百亩,其中为公田。八家皆私百亩,同养公田。公事毕,然后敢治私事。

这里的里是周里,一平方周里的土地为一井。一井为九百亩,划为九个等分,每一分便是一百亩。中间的一分是公田,由领主使用;其余八分是私田,归农民使用。每一户农民拥有一百亩土地,八户农民便拥有八百亩土地。无论公田还是私田,所有权都属于领主。在九百亩的土地上划均匀地出九分,表现在汉字上,必然是“井”字的形状,因此这样的土地制度被形象地表述为井田制。

这种把土地规划为九等分的制度,反映在首都的布局上,其时称王城,便是“九分其国,以为九分”,用《周礼·考工记》的表述是:

匠人营国,方九里,旁三门,国中九经九纬,经涂九轨。左祖右社,面朝后市,市朝一夫。

周天子的都城占地九平方里,每面城垣开辟三座城门,城门之下构筑道路,即城市的主要道路。宫城之前设置百官聚会的地“朝”,后面设置百姓做生意的“市”,左边设立供奉皇帝祖先的“祖”庙,右边设立供奉土地与谷神的“社”稷坛。

北京城的中轴线

北京中轴线建筑俯拍杨澄摄光明图片/视觉中国

在王城之中,南北干道称经,东西干道称纬。这样,王城之内便有三条南北干道与三条东西干道。每一条道路辟为三幅,中间行车,两侧走人。由于每条道路都是三幅,因此,也可以说是有九条南北干道与九条东西干道,也就是“九经九纬”。其中,无论是东西方向的第二条,还是南北方向的第二条,均处于城市的中间位置,是城市的中轴线。宫城居于王城之中,自然处在中轴线上,势必将这两条道路阻隔。其他四条道路则恰好把王城化为九分,从而体现出井田制运用于王城建设的基本原则。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圣人南向而治,建筑以南北方向为尊,因此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便成为统领全局的中心线。然而,这条中轴线不是孤立的,而是城市布局的构成要素之一,正因为其他道路的存在才决定了中轴线的特殊地位,因此在强调中轴线时,要从城市的总体布局出发而不应孤立阐述。

以明清与今北京城区为例。南北方向的干道有:东侧崇文门内外的道路;中间永定门、正阳门,鼓楼之间的道路,这条道路的中间部分是皇城,将道路阻断,分为两段;西侧是宣武门内外的道路。这三条南北方向的道路,便是王城中的“经”。

东西方向的干道有:南侧是广渠门到广安门之间的道路;中间是朝阳门与阜成门之间的道路,这条道路的中间部分也被皇城阻隔;北侧是东直门与西直门,两座城门之间是什刹海,但是通过鼓楼西大街相连。这三条东西方向的道路,便是王城之中的“纬”。

在以上道路中,永定门至鼓楼之间的道路,是南北方向的第二条干道,即北京城的中轴线,由此使得北京迥然不同于其他城市而具有了丰沛的建筑与人文内涵。然而,这条干道不是孤立的,而是与其他干道共同构成了二环路以内的道路系统,从而决定了北京中心区域的城市布局。

北京的中轴线以永定门为始点,至鼓楼,全长7.8公里。根据道路中心以及两侧的建筑形态,这条道路,可以分为五个段落。段落不同,体现的建筑形态与文化内涵也不一样:

1.永定门至天桥(永定门内大街与天桥南大街)

南端是永定门城楼,北端是天桥。道路东侧是天坛,西侧是先农坛。墙体均为灰色大城砖,坛门为朱红色。北端是著名的天桥,为明清两代天子祭祀时的必经之路。天桥为汉白玉构筑的高拱桥,有三梁四栏,与北部的万宁桥遥相呼应,历史上这一带河渠蜿蜒,芰荷粉白,有茶肆酒楼而游人游憩其间。民国时将此桥拆除。

永定门是外城正中的城门,是中轴线的南端,1957年拆除,2004年开始复建,2009年落成。

从永定门到天桥,呈现出来的底色是皇家的祭祀(坛)文化,氛围是宁静、肃穆的。

2.天桥至正阳门(前门大街)

今天前门大街的临街店铺是清代以后形成的。

在明代,前门大街的东侧是肉市、布巷子,西侧是珠宝市与粮食店街。位于粮食店街的六必居酱园是明代的店肆,位于肉市的查楼(广和剧场)是明代的戏楼,均面临前门大街。这意味着,今天临街的商店在明代均不存在,当时的前门大街西至六必居酱园沿线,东至查楼(广和剧场)沿线,比今天宽阔许多。

前门大街是进入北京内城的重要通道,也是前门商圈的枢纽,而将大栅栏、鲜鱼口、西河沿、打磨厂、廊房头条、观音寺街等串联起来,构成了极具特色的重要商圈。

相对永定门内的肃穆与宁静,这里百货云集,人声鼎沸,繁华无比。

3.正阳门至天安门(天安门广场)

正阳门至天安门之间是天安门广场。

广场中央从北向南依次是:中华人民共和国旗杆,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毛主席纪念堂——东侧是国家博物馆,西侧是人民大会堂。国家博物馆与人民大会堂是明清时期中央衙署的所在地。在明朝东侧有礼部、户部、工部、吏部、兵部与宗人府,西侧有五军(前后左右中)都督府等。刑部没有设在这里,而是偏于皇城西侧,今天的民族宫一带。清朝在东侧继承了这个格局,西侧原来是五军都督府的所在之地,彼时已经成为民居,难以重做衙署了。

在历史上,毛主席纪念堂一带是棋盘街与皇城的外拱门。外拱门内,东西两侧是千步廊。在明代,大明门号称国门。两侧有石狮子,下马碑。大明门单檐三阙,蒋一葵在《长安客话》中记述:

大明门与正阳门相峙。既成,成祖命学士解缙题门联,缙书古诗以进曰:“日月光天德,山河壮帝居。”成祖大喜,赏赉甚重。

大明门外面是棋盘街,四周竖有石栏,南北方向有御道,东西方向有通道,两侧竖有石栏。在棋盘街的外边,东西南三面筑有廊屋,也称千步廊,是百姓进行交易的处所。在明清两朝,棋盘街是从东城到西城的重要通道,也是从内城到外城的主要道路,同时也是重要的商业区。在《长安客话》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天下市民工贾各以牒至,云集于斯,竟日喧嚣,此亦见国门丰豫之景。”

入清以后,大明门改称大清门。先是,在顺治六年(1649)钦天监上奏禁止棋盘街的一切商业行为,两年以后,又有所松动。根据《礼部则例》记载:“其在石栏内贸易者永行禁止。两旁系故明市肆,许贸易如故。”这里白天鼎沸,夜晚清幽,是赏月的好处所。清人查嗣瑮吟道:“棋盘街阔静无尘,百货初收百戏陈。向夜月明真似海,参池宫殿涌金银。”

棋盘街与大明门现已无存。据说,民国初年,将大清门石匾取下准备在后面刻上中华门时,却发现已然刻有“大明门”三字,清人早已捷足先登。

天安门广场占地44万平方米,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,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。

天安门广场是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,也是中国人民从衰落、屈辱到奋斗、崛起的历史见证。正阳门与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年间,经历了六百余年的风云变化;人民英雄纪念碑、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博物馆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,毛主席纪念堂建成于70年代,历史既在这里层积,又与现实融汇交集。

4.皇城与紫禁城

紫禁城的外围是皇城。皇城的南侧是东西长安街,至今尚存皇城的红墙,北侧是地安门东、西大街,东侧是南、北河沿大街与晨光街,西侧是东、西黄城根与府右街。其中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,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象征。天安门(明称承天门)其后是端门,再后是紫禁城的午门。午门也称五凤楼,是紫禁城的正门,门后为明清两朝的大内。从南向北依次是:太和门(明称皇极门)、太和殿(明称皇极殿)、中和殿(明称中极殿)与保和殿(明称建极殿)。这组建筑属于外朝,是王城规划中“面朝后市”中面对的“朝”。再后是乾清门、乾清宫、交泰殿与坤宁宫。这组建筑属于后寝。再后是紫禁城的御花园。之后是承光门、顺贞门,最后是神武门,明朝称玄武门,是紫禁城的最后一道城门。

神武门之后是景山。明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放于此,形成一座巨大的土山,在上面广植花木,是紫禁城北部的屏扆称万岁山。清顺治时改今称。乾隆年间在上面修建五座亭子。景山之下是元朝的延春阁遗址,在此筑山具有镇压前朝王气的意义。景山是明清两朝御园,万树蓊郁,云流霞蔚,康熙有诗:“云霞千尺依丹丘,辇下山河一望收。”景山是北京内城的中心点,在北京的城市布局中具有重要意义。

景山之后是皇城北部。再北是地安门,明称北安门,俗称后门,是皇城北部的最后之门。以景山为界,其南为皇城中部与紫禁城,丹墙金瓦,气象万千。其北是皇城北部,是明清两朝内府衙门所在地,建筑物以灰色为主。虽然同在皇城内部,建筑物的形态与文化内涵并不一样。

5.地安门至钟鼓楼(地安门外大街、钟楼前广场)

地安门是皇城北门,与天安门南北相对,意味天地平安,位于地安门外大街南端,今已不存。鼓楼位于地安门外大街北端,其后是钟楼,是古代用以报时的建筑,鼓楼与钟楼前后纵置,气势宏伟。两楼之间是一片不大的广场,民国时曾作为平民市场,后拆除恢复今状。

在地安门与鼓楼之间是兴建于大都时代的万宁桥,其下是通惠河,西北是建于唐朝的火神庙,西侧的什刹海,是北京著名的风景区。伴随旅游经济的发展,曾经宁静的什刹海地区,从宜居之地转型为旅游的目的地。

从万宁桥到鼓楼,自大都以来便是王城规划中的“后市”,尚存旧时店肆建筑,昔云“东单西四鼓楼前”,是北京的重要商圈,今亦如是。由于鼓楼、火神庙与万宁桥缘故,这里极富历史底蕴、商业风情与民间色彩。

总结中轴线以上段落,可以说每一个段落都具有不同的特色而各擅其美。然而,在我看来,如今中轴线上的建筑面貌也还有可以进一步推敲与提升之处。

1.永定门至天桥(永定门内大街与天桥南大街)

在历史上,永定门城楼不是单一的建筑,而是一组建筑,除城楼之外尚有箭楼、瓮城、城墙与护城河。永定门内东西两侧原本是胡同,东侧有东坛根、税局子,西侧有西坛根、佑圣寺等。永定门内大街便从这些小胡同之中穿过。

近年,已将天坛西墙与先农坛东墙外侧不协调的建筑拆除,从而将坛墙露出;同时也把永定门内的小巷全部拆掉,修建了一座半封闭的绿地公园,将永定门城门关闭起来。这样的做法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:根据复建资料,新永定门是按照旧永定门11的比例复建的,尺寸与形态没有丝毫变化,但是由于环境的巨大变迁,而建筑又过于单一(没有瓮城、箭楼与护城河),因此永定门给人的感觉不见其宏伟,这是应该认真修正的——至少将永定门两侧的城墙适当延长总是可以的。同时应将永定门的城门打开,使其内外贯通,充满生机,而不仅是半封闭的绿地围墙,从而恢复永定门作为中轴线始点的重要意义。

2.天桥至正阳门(前门大街)

2007年5月9日,前门大街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缮与整治工程。一年以后竣工。整治与修缮后的前门大街,老建筑基本拆除,而新建的商铺大多采取明清风格的楼阁式建筑,其高度也大体一致,将原本错落有致的天际线基本湮没。如有可能,应适当考虑并采取相关做法予以修正,使天际线再度活泼自然起来。

3.正阳门与天安门之间(天安门广场)

应在适当位置设立说明牌,介绍这里的过往岁月与辉煌现状,从而增进人民对这里的历史层积与政治意义的了解。

4.皇城与紫禁城

景山北部在明清时代是内衙门所在地,地安门内大街东西两侧的高大红墙是历史遗存,现在已经基本恢复、露出。在这个基础上,应适量修复一些内府衙门,从而增重这里的历史特色与文化底蕴。

5.地安门至钟鼓楼(地安门外大街与钟楼前广场)

地安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),是皇城北部的宫门,面阔七间,中央三间为通道,左右各两间为值房。1955年地安门与雁翅楼被拆除。2014年复建了部分雁翅楼。但是由于交通缘故,地安门没有复建。其实倘若换一个思路,从环岛的角度,让车辆围绕地安门通行,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的。如果是这样,中轴线北段两端的地标性建筑便完整了,地安门与钟鼓楼高低错置、南北相对,景观自然会更为丰富多姿;而更重要的是,缺失的景观将再次恢复,对于北京中轴线而言,岂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!

阅读 197
我也说两句
E-File帐号:用户名: 密码: [注册]
评论:(内容不能超过500字。)

*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!
版权声明:
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
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
  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  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
  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
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