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| 注册
    林草网群 | | 使用指南  

首页 > 创作 > 散文 > 正文
[字号:][评论][]

《绿肥黄瘦》—— 故乡的云

媒体:原创  作者:蒋仪洁
专业号:蒋仪洁 2020/4/21 18:47:13

每当耳边飘来故乡的云优美的旋律时,脑海中总浮现出故乡如烟往事。

我家乡的小山村隐匿于大山深处,这里土地贫瘠,干旱缺雨,素有“火焰山”之称。全村饮水短缺,需人工掘地千尺才能见到水源,而且水量有限,难以满足村民基本生活所需,主要用水还是依靠水窑窖,夏收雨水冬收雪。

那时水贵如油,可山里人有山里人的活法,就算走西口流落他乡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也很少有人向邻居借粮吃,可借水却是常有的事,一桶一盆一瓢以应不时之需,洗脸竟是奢侈的事情,洗澡更是天方夜谭。

西北地区十年九旱,有时错过了播种的季节,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籽”的美好愿景化为乌有,就算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抢种了,有时也难以经得住赤日炎炎的炙烤,没有水利设施,村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晒得白花花卷曲的庄稼叶,心急如焚又无可奈何,只好求助于龙王“祈雨”。村里长者选四个年富力强的人,用两根长椽反绑四方饭桌,中置净瓶杨柳枝,头戴柳条帽光着脚板从这座山头跑到那座山头,一声声透着绝望而又充满无限希望的“天旱了,火着了,庄稼苗苗晒坏了,龙王老爷吆”的祈雨调久久在群山中回荡。孩子们也跟着跑,跑累了就坐在那里期待风生风起云卷云舒。哪怕天空出现一丝丝云彩,全村人都会欢呼雀跃,祈雨得人跑的更加起劲。

村里人知道有云彩未必能下雨,在口口相传中学会了简单的看云识天气,诸如“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;云往东一场空,云往西淋死鸡;朝霞不出门,晚霞晒死人;棉花云,雨淋淋”都耳熟能详。一场和风细雨后,无限旱苗枯欲尽,悠悠闲处作奇峰,农民似乎能看到了丰收的希望。如果狂风大作,电闪雷鸣,黑云翻墨未遮山,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,顿时风雨交加天地瞬息连成一片,小山村很快迷失在风雨中,只能静听山洪暴发的隆隆声。要是暴风雨稍小一点准会有头顶破塑料冲出去看雨的孩子。山上几乎没有植被,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奔涌而下,不一会儿人工淤地坝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跟着决了堤,低洼处很快变成明晃晃的一片水世界,平缓地段的庄稼浸泡在泥水中颗粒无收。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周而复始的春播夏锄秋收,经年累月的看风看雨看云,每一个季节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决定着农民的全部希望,预示着来年的生存状况。

秋收季节最怕冰雹,收割早了怕影响颗粒的成色,收割晚了又担心因冰雹而绝收,村民因此都做好了与天斗与云斗的思想准备,密切地关注着云层变化,如“黄云上下翻,将要下冰蛋”,这时村民就分工协作、拼尽全力抢收,孩子们也跟着忙活,有时累得汗流浃背嗓子冒烟,但能在云口抢食也乐得其所。

如今,再也不用在风中看雨看云,“天眼”代替了人眼,我们可以早知三日事;人饮工程的实施,水窑窖定格为历史永远尘封于记忆中;水利设施的加强,彻底扭转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;生态文明的践行,生态环境好转,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已成为社会主流意识,每个人都在思考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。

然而受特殊地理气候的影响,西北地区长城沿线,毛乌素沙漠南缘生态依然十分脆弱,缺林少绿、生态文化滞后、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依然是短板,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,全社会依然要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,同谱生态篇,共唱绿色歌,共享共建自己的精神家园。

天边飘来故乡的云,有个声音在呼唤,归来吧!

我们每个人多肩负一份责任,多奉献一点爱心,多节约一滴水,多种植一棵树,多培育一抹绿荫,共同撑起故乡天空一片祥和的云。

 

阅读 427
我也说两句
E-File帐号:用户名: 密码: [注册]
评论:(内容不能超过500字。)

*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!
版权声明:
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
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
  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  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
  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
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